行政管理学的主要流派包括科学管理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系统学派、新公共行政学派和公共选择学派。
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公共组织管理活动的学科,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主要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论。
1. 科学管理学派:起源于19世纪末,代表人物有泰勒、吉尔布雷斯夫妇等。科学管理学派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主张通过标准化作业、时间研究和劳动分工等手段来优化工作流程。该学派认为,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消除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2. 人际关系学派:在20世纪20年代兴起,代表人物有梅奥、罗特利斯伯格等。人际关系学派认为,工作效率的提高不仅仅取决于物理和生理因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工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该学派强调管理者应关注员工的情感和需求,通过改善人际关系来提高工作效率。
3. 系统学派:20世纪50年代兴起,代表人物有卡斯特、罗森茨韦克等。系统学派将公共行政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强调整体性和动态性。该学派主张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公共行政现象,认为公共行政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自适应的系统。
4. 新公共行政学派:20世纪70年代兴起,代表人物有奥斯本、盖布勒等。新公共行政学派批评传统公共行政的官僚主义和无效性,主张引入市场机制和私人部门的经验,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该学派强调公共行政的目标应该是服务于公众,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透明度。
5. 公共选择学派:20世纪60年代兴起,代表人物有布坎南、图洛克等。公共选择学派运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政治决策过程,认为政治决策者也是“经济人”,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该学派强调市场机制在公共行政中的应用,主张通过竞争和选择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
这些流派都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公共行政的本质和目标,为公共管理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1. 《公共行政学导论》——彼得·布劳格,介绍了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流派。
2. 《新公共管理》——奥斯本和盖布勒,详细阐述了新公共行政学派的理论和实践。
3. 《公共选择》——詹姆斯·布坎南,介绍了公共选择学派的基本理论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