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灌溉、适时施肥、病虫害防治和科学收获是水稻结实期管理的关键。
水稻结实期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科学管理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水稻结实期管理的详细建议:
1. 合理灌溉:结实期是水稻对水分需求的高峰期,因此,要确保水分供应充足。在抽穗前,保持田间持水量在70%-80%为宜。抽穗后,水分管理应更加精细,抽穗至齐穗期保持田间持水量在80%-90%,齐穗后逐渐降低至60%-70%。灌溉要避免大水漫灌,以免影响水稻根系呼吸。
2. 适时施肥:结实期施肥应以氮肥为主,适量补充磷、钾肥。抽穗前,可施用氮肥的60%,以促进籽粒的形成。齐穗后,根据土壤肥力和长势,施用氮肥的40%。施肥时应注意氮肥的用量和施肥时期,避免氮肥过量导致贪青晚熟。
3. 病虫害防治:结实期是病虫害高发期,要及时监测和防治。重点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等病害,以及螟虫、稻纵卷叶螟等害虫。防治时,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使用。
4. 科学收获:水稻成熟度达到90%以上时即可收获。过早收获会导致产量降低,过晚收获则易造成籽粒脱落和品质下降。收获时应注意天气变化,避免在雨季收获,以免影响水稻品质。
1. 水稻结实期是光合作用效率最高的时期,因此,合理调整种植密度和行距,提高光能利用率,对于提高结实率至关重要。
2. 水稻结实期是根系吸收养分的关键时期,保持土壤肥力,适时进行土壤改良,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
3. 水稻结实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应加强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