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最初设想是三卷
《资本论》是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卡尔·马克思的代表作,它最初被设想为三卷。这三卷分别是:
1. 第一卷:《资本论》的第一卷名为《资本的生产过程》,主要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在这卷书中,马克思详细阐述了商品、货币、资本等概念,并揭示了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
2. 第二卷:《资本论》的第二卷名为《资本的流通过程》,主要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包括货币的流通、资本的积累、资本的分配等。这一卷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如资本与劳动的矛盾、资本与土地的矛盾等。
3. 第三卷:《资本论》的第三卷名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主要探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总过程,包括剩余价值分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趋势等。这一卷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的收入来源和相互关系,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命运。
《资本论》的第一卷在1867年首次出版,而第二卷和第三卷则是在马克思去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和编辑出版的。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未能完成这三卷的全部撰写工作,尤其是第三卷只完成了部分章节。
1. 《资本论》的第一卷在出版后受到了广泛关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经济学、哲学、历史等领域的文献,展现了其深厚的学术功底。
3.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经济学着作,也是一部哲学和社会学着作,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