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景行中的“高山”指 崇高的德行 ,而非实际的山脉。具体解析如下:
字面与引申义
“高山”本义指高峻的山脉,但在此成语中引申为 道德高尚、品行卓越 的象征,如魏文帝曹丕在《与钟繇书》中用“高山景行”比喻钟繇的品德。
该词出自《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对高尚人格的仰慕。
结构与用法
成语“高山景行”为联合式结构,作谓语或定语,用于称颂人的德行,如“高山景行,私所仰慕”。
其中“景行”指大路,比喻行为光明磊落,与“高山”共同构成对理想人格的比喻。
文化内涵
该成语体现了中国古代“以自然喻人格”的修辞传统,通过“高山”与“景行”的意象,强调道德修养与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历代文人如曹丕、陆陇其等均引用此典故,进一步巩固了其文化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