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之所以着名,主要是因为其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展现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防御工程,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经秦、汉、明等朝代的修建和扩展,总长度达到了8800多公里,被誉为“万里长城”。长城不仅是一项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长城沿线的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工程的难度非常大,但古代中国人民却能够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建造出这样一座伟大的工程,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1.长城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数个朝代,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据史书记载,秦始皇时期,为了修建长城,动用了几十万的劳动力,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2.长城不仅在军事上起到了重要的防御作用,也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长城沿线的关隘,如嘉峪关、山海关等,都是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业中心。
3.长城作为中国的象征,也是中国的国宝级文物。1987年,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总的来说,长城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卓越的军事防御功能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着名的文化遗产。长城的存在,不仅是对古代中国人民智慧和勇气的见证,也是对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