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璐珞的危险性主要源于其易燃性、分解产物毒性及特定环境下的安全隐患,具体如下:
易燃易爆特性
赛璐珞的燃点极低(约100℃),在常温或受热环境下易分解并释放热量,可能引发自燃或火灾。其成分硝化纤维素在摩擦、撞击或高温时更易燃烧,且燃烧速度极快,属于甲类火灾危险物质。
分解产物有毒性
赛璐珞分解后会产生酸性物质和有毒气体(如氰化氢),这些物质在密闭空间(如高铁车厢)内积聚,可能引发中毒或窒息风险,加剧火灾危害。
密闭环境风险加剧
高铁等密闭交通工具中,空气流通性差,火灾发生时火势蔓延迅速,且难以及时扑救。赛璐珞乒乓球在列车内摩擦或碰撞可能产生热量,触发火灾隐患。
运输安全限制
为保障公共安全,铁路部门将赛璐珞列为禁止携带物品。即使乒乓球表面无明显火源,其材质仍可能因摩擦、撞击或高温环境引发危险,因此统一禁止随身携带。
替代方案 :现代乒乓球多采用醋酸纤维素等新材料,熔点高达200℃以上,燃烧安全性高且环保,可正常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