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灭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内部政治腐败与军事失误
宦官黄皓专权,多次隐瞒军情、打压武将,导致前线战报失真,汉中之战蜀军毫无准备。
诸葛亮北伐耗尽国力,姜维穷兵黩武,蜀汉后期军事力量持续削弱。
地理与经济先天缺陷
蜀汉疆域狭小,成都平原仅占国土12%,却需供养全国60%的军队,形成“民穷兵疲”的困境。
人口不足(三国中最少),财政依赖“劫富济贫”式改革,长期积累经济危机。
战略失误与资源枯竭
关羽失荆州后,蜀汉失去重要战略据点,与东吴关系恶化,削弱了对抗魏国的能力。
诸葛亮北伐未能有效开拓疆土,反而加速了国内资源消耗。
综合国力对比悬殊
曹魏控制中原70%人口与耕地,东吴掌握长江天险,蜀汉在人口、经济、军事等方面均处于绝对劣势。
邓艾率军突入蜀汉腹地时,剑阁天险未破,成都城已沦陷,蜀汉成为三国首个灭亡政权。
综上,蜀汉灭亡是内部腐败、地理限制、战略失误与外部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人能力难以弥补系统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