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最早引入外援是在2004-2005赛季。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在2004-2005赛季开始引入外援,这一举措旨在提升联赛的整体竞技水平,吸引更多的观众和赞助商,同时也能为中国球员提供与高水平外援竞技、学习的机会。在此之前,CBA联赛主要是以本土球员为主,外援的引入为联赛带来了新的活力。
在引入外援的初期,CBA联赛规定每个球队最多可以注册两名外援,且外援的注册资格分为“亚洲外援”和“非亚洲外援”。亚洲外援通常是指来自亚洲其他国家的球员,而非亚洲外援则主要来自美国、欧洲等地。这一政策在一段时间内促进了CBA联赛的发展,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和竞技水平。
随着联赛的不断发展,CBA对外援政策也进行了多次调整。例如,在2019-2020赛季,CBA联赛实施了“四节四人次”外援政策,即每场比赛中,每节比赛只能同时使用一名外援,且每场比赛最多使用四名外援。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平衡各队之间的实力,减少外援对比赛的过度依赖。
外援的引入对CBA联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提升了联赛的整体水平,还促进了国内球员的成长。许多中国球员在与高水平外援的对抗中学习到了先进的篮球技术和战术理念,这对中国篮球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CBA联赛自2004-2005赛季引入外援以来,外援的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其中不乏像马布里、哈德森、比斯利等在国际篮球界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球员。
2. 外援的引入也带来了一些争议,如本土球员的成长空间受限、外援依赖等问题。因此,CBA联赛在引进外援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平衡联赛的发展。
3. 随着时间的推移,CBA联赛对外援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以适应联赛的发展和市场需求。例如,2021-2022赛季开始,CBA联赛实行了“三节四人次”外援政策,进一步优化了外援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