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入账价值通常不包括合理损耗。
在会计实务中,存货入账价值是指企业在购入、生产或自制存货时所发生的全部成本,这些成本包括但不限于购买价格、运输费用、保险费用、装卸费用等直接相关的成本,以及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必要费用。然而,合理损耗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自然损耗、损坏、丢失等原因而导致的存货价值减少,这部分损耗并不计入存货的初始入账价值。
合理损耗通常被视为存货的自然损耗,是存货管理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以下是一些关于存货入账价值与合理损耗的具体考虑因素:
1. 会计准则规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初始计量应当按照成本计量原则,即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存货的初始成本。这里的成本是指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必要成本,不包括合理损耗。
2. 实际成本与合理损耗的区分:在购入或生产存货时,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损耗的界限。例如,如果某批原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因天气原因发生了霉变,这部分损耗属于合理损耗,不计入存货成本;但如果是因为管理不善导致的损耗,则应计入存货成本。
3. 期末存货的计量:在会计期末,企业需要根据存货的实际成本和可变现净值来确定存货的账面价值。如果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则应计提跌价准备,以反映存货价值的下降。
4. 合理损耗的处理:合理损耗通常通过以下方式处理:
对于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损耗,将其计入制造费用或生产成本。
对于销售过程中的损耗,将其计入销售费用。
对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导致的损失,可能需要计入营业外支出。
1. 合理损耗的计算方法:企业可以根据历史数据、行业惯例或技术参数等,估算出合理的损耗率,并据此计算合理损耗的金额。
2. 合理损耗的披露:企业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存货的合理损耗情况,以便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存货管理状况。
3. 合理损耗的税收影响:合理损耗可能影响企业的税收负担,因为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将合理损耗作为成本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