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被称为“狮城”的主要原因与其历史悠久的铁狮子文化地标密切相关,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铁狮子的历史地位
沧州铁狮子(又名“镇海吼”)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大的铸铁狮子,铸于后周广顺三年(953年),距今超千年。其分节叠铸工艺和范数(544块)在世界冶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文化象征意义
铁狮子象征着沧州人民抵御外敌、保护家园的精神,与古代“镇海吼”传说紧密相连,传说中该狮子曾镇守沧州,遏制海啸水患,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别称的官方认可
清代升格为直隶州后,铁狮子作为标志性文物被广泛记载于地方志,正式确立“狮城”别称。现代文旅融合实践中,铁狮子更是成为沧州市徽,强化了这一文化标识。
地理与历史背景
沧州地处河北东南部,靠近渤海,历史上常受海患威胁。铁狮子的铸造与当地防御需求直接相关,既体现了人与自然抗争的历史记忆,也反映了“文武双全”的城市基因。
综上,铁狮子不仅是沧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更是其精神象征与城市认同的重要载体,因此被赋予“狮城”这一独特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