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易生蚜虫的原因可归纳为生态、生理和人为因素三大类,具体如下:
气候条件
偏高气温(20-28℃)、干旱少雨、低湿度环境利于蚜虫繁殖。春季和初夏是繁殖高峰期,此时植物生理活跃,易吸引蚜虫。
天敌减少
农业中大量使用农药导致瓢虫、草蛉等天敌数量锐减,无法有效控制蚜虫数量。
营养失衡
植物过肥或氮元素过量会促进徒长,嫩叶、花苞等部位更易被蚜虫侵害;养分缺乏则削弱植物抗虫能力。
植物结构特点
部分植物(如栾树)易形成蚜虫瘿,为蚜虫提供保护并促进其繁殖。
养护不当
通风不良 :密集种植或环境密闭易形成温床;
残叶残留 :未及时清理的残叶可能滋生蚜虫;
过度施肥 :氮肥过量引发植物徒长。
传播途径
通过购买的带虫卵植物或插枝传播;
人工接触病株后传播至健康植物;
风力或蚂蚁携带传播。
合理施肥,避免氮肥过量;
保持通风与光照,定期修剪;
引入天敌(如瓢虫)或使用生物制剂;
发现初期及时处理,减少虫卵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