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语言、历史背景及心理认同的稳定人群共同体。其核心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四方面:
历史与文化根基
民族是长期历史演化的结果,包含共同的语言、文化习俗、传统信仰等客观文化特征,以及基于这些文化形成的主观认同感。
客观与主观双重属性
客观标准 :以语言、历史、地域等可观察特征为区分依据(如中华民族的56个少数民族);
主观认同 :成员对自身民族身份的自觉归属感,可能受宗教、民族自豪感等因素影响。
现代概念的多元性
在当代,民族概念既指国家层面的民族(如中华民族),也指民族之下的族裔共同体(如汉族、蒙古族等),且强调文化认同高于语言或血缘。
动态发展特征
民族并非固定不变,其形成、发展、融合与消亡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不同民族间可能通过交流实现特征融合。
综上,民族是文化、历史与主观认同的复合体,既体现客观共性,又蕴含主观情感,其内涵在不同语境下具有层次性和动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