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内的湖名为 昆明湖 ,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名称由来
昆明湖原名“西湖”“七里泊”“瓮山泊”等,因清代乾隆皇帝仿造杭州西湖而得名,后于1750年正式定名“昆明湖”。
规模与地位
昆明湖是颐和园主体水域,占全园面积的约四分之三(2.2平方公里),是清代皇家园林中最大的湖泊之一,兼具景观与水利功能。
地理特征
西堤及支堤将湖面划分为东湖、西北湖、西南湖三个区域,每个区域各有一座湖心岛(南湖岛、治镜阁岛、藻鉴堂岛),象征“东海三神山”。
湖水源于玉泉山诸水,经京密引水渠引入,是北京城的重要水源地。
文化象征
湖中“一池三山”的布局沿袭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传统,岛堤分隔的层次感与西湖苏堤相似,体现了“借景”手法。
历史沿革
昆明湖的前身为清漪园内的瓮山泊,乾隆年间经疏浚扩建形成,民国后成为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