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非净利润需要扣除的是非经常性损益。
扣非净利润,全称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是企业在计算净利润时,排除那些非经常性、非持续性的损益项目后的净利润。这些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出售或报废所产生的损益。
2. 投资收益:包括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
3. 资产减值损失: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等。
4.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产生的损益。
5. 前期会计差错更正损益:因前期会计差错更正而产生的损益。
6. 补贴收入:如政府补助、税收返还等。
7. 按照会计准则规定不能确认为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8. 其他非经常性损益:如关联交易损益、资产转让损益等。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能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是投资者和分析师评价企业业绩的重要指标。
1. 扣非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扣非净利润 = 净利润 - 非经常性损益。
2. 非经常性损益的具体范围和分类,可以参考《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3. 在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时,扣非净利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