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9月28日是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登高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便是重阳节。在中国古代,九被视为阳数,两九相重,故称重阳。重阳节的习俗多样,主要包括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这些习俗都有着深远的文化含义和历史渊源。
1.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人们在这一天有祭祀天神地祗的活动。到了汉代,重阳节开始被正式定为节日,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习俗和传统。
2.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避邪避灾,祈求吉祥。赏菊和饮菊花酒也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因为菊花在秋季盛开,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不屈。
3.重阳节还是敬老的节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九重阳与“久久”谐音,因此人们在这一天会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祝福,以体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和对长辈的深深敬意。尽管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仍然被人们所珍视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