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辨识定义了临界量,即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最低量。
重大危险源辨识是根据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进行的。如果某个生产或者储存装置、设施或者场所中存在的一种或者多种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规定的临界量,那么这个装置、设施或者场所就被定义为重大危险源。临界量的确定主要考虑物质的危险性、物质的数量、物质的使用方式和环境条件等因素。
1.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通过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可以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重点管理和监控,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临界量的确定需要依据国家或者行业的相关规定,例如,我国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中就规定了各类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
3.重大危险源辨识不仅仅是对物质数量的判断,还需要考虑物质的危险特性、物质的使用方式和环境条件等因素。例如,同样数量的物质,在不同的使用方式和环境条件下,其可能引发的事故严重程度是不同的。
总的来说,重大危险源辨识定义的临界量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对于预防和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