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被称为“武则天”的原因与其身份转变密切相关,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身份升迁与谥号沿用
武则天最初以“武媚娘”(武才人)身份入宫,后成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最终自立为武周皇帝。她去世后,李显赐号“则天大圣皇后”,“则天”作为谥号沿用至其去世,成为后世通称。
历史记载与后世的简化
历史上,她曾被称为“武昭仪”“天后”等,但因其统治时期独特且影响深远,后世逐渐简化为“武则天”这一专称,以突出其唯一性。
文化符号的强化
唐太宗赐名“武媚”源于其容貌与流行歌曲《武媚娘》的关联,而“则天”二字则体现了她称帝后的权威与志向(如“日月当空千秋万岁”),成为其标志性符号。
姓氏与谥号的结合
唐朝传统中,皇后、皇帝等尊贵身份常以姓氏+谥号组合称呼。武则天作为唯一女皇帝,“武”为姓氏,“则天”为谥号,合称“武则天”。
综上,“武则天”既是对其统治时期的尊称,也是后世对其独特身份的简化与文化符号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