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是傣语词汇,意为“十二千亩田”或“十二个行政区域”,现指中国云南省下辖的自治州。具体解析如下:
语言解析
西双 :傣语中“西”表示数字1,“双”表示2,合起来即12。
版纳 :意为“千亩田”或“封建赋税的行政单位”,实际指12个行政区域。
整体含义 :直译为“十二千亩田”,后演变为“十二个行政区域”,是傣族对这片土地的早期划分方式。
历史渊源
唐代贞元年(公元8世纪),傣族首领联合建立“茫乃”政权,将管辖地划分为12个版纳,作为征税单位,奠定了名称基础。
1950年全境解放后,设立傣族自治州,延续了这一行政区划。
地理与文化
位于云南省最南端,属热带湿润区,是傣族聚居地,拥有独特的热带雨林景观和民族文化。
古称“勐泐”,历史上由多个傣族部落组成,现为自治州,首府景洪市。
现代发展
作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以热带植物园、傣族风情园等景点闻名,是集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