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当丝绸摩擦玻璃棒时,根据静电学的摩擦起电原理,两种物质之间会发生电子的转移。具体来说,玻璃棒上的电子会转移到丝绸上。由于电子带负电,丝绸因获得电子而带负电,而玻璃棒则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这个过程是因为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导致在摩擦过程中电子转移的方向性。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很常见。例如,当我们用丝绸擦拭玻璃棒后,玻璃棒会带上正电。这个正电荷可以通过接触其他物体而传递,引发静电效应。手握带正电的玻璃棒时,实际上手并不会直接带电,因为人体的导电性较强,电荷会在手与玻璃棒接触的瞬间通过人体传导至地面,保持手体的电中性。但是,手与玻璃棒之间的接触会短暂地改变手上的电荷分布。
1. 静电学的基本原理:静电学是研究电荷静止状态下的电现象的物理学分支。摩擦起电是静电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2. 电子转移:在摩擦起电过程中,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导致两个物体分别带上等量异号的电荷。
3. 静电效应:静电效应是指由于静电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各种现象,如静电吸附、静电放电等。在日常生活中,静电效应有时会对人们造成不便,如衣物摩擦产生的静电火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