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也称为0°经线),而西经的分界线是180°经线。
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它是一条特殊的经线,位于地球的中央,向东和向西各延伸180°。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的格林尼治天文台,因此也被称为格林尼治子午线。东经是指从本初子午线向东测量的经度,范围从0°到180°,而西经则是指从本初子午线向西测量的经度,范围也是从0°到180°。
180°经线,也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地球上的另一条特殊经线。这条线大致上与180°经度重合,但它并不是完全精确的。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为了方便时间管理和日期计算而人为设定的。当跨越这条线时,日期会向前或向后调整一天。在东半球,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后,日期会减少一天;而在西半球,日期会增加一天。
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的设定对于全球的导航、地理坐标的确定以及时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帮助我们精确地描述地球上的位置和时间,是国际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基础。
1. 本初子午线的确立:本初子午线最初是由英国航海家约翰·哈里森在18世纪提出的,他在1741年提出了本初子午线的概念,并在1766年成功制造了能够准确测量经度的航海天文钟。
2. 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复杂性:虽然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上与180°经度重合,但在实际应用中,它并不是完全按照经度来划分的。有些地方为了避免将某些国家或地区分割成两个不同的日期,会做出一定的调整。
3. 本初子午线的争议:关于本初子午线的确定,历史上曾有过多次争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主张,最终在1884年的国际经度会议上一致决定将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作为本初子午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