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耕地污染主要表现为重金属污染、农药化肥污染、土壤酸化、盐碱化和有机污染等。
我国耕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重金属污染:工业“三废”排放、污水灌溉等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如镉、汞、铅等。这些重金属在土壤中不易降解,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2. 农药化肥污染: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积累,影响土壤肥力和作物品质。同时,农药化肥的残留也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 土壤酸化:由于长期过量施用酸性肥料,使得土壤酸度逐渐升高,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土壤肥力。
4. 盐碱化:不当灌溉、排水不畅等原因导致土壤中盐分积累,使得土壤盐碱化程度加重,影响作物生长。
5. 有机污染:城市垃圾、工业废弃物等有机物质未经妥善处理,进入土壤,导致土壤有机污染。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耕地质量监测、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实施耕地保护工程等,以改善耕地污染状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 我国耕地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杨丽芳,张晓辉,李志宏等。中国农业科学,2019。
2. 土壤污染对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王芳,李华,张晓红等。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20。
3. 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现状与治理技术。李晓燕,王瑞,赵宇等。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