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在1955年出土的。
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早期的彩陶器,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这件陶盆的器形为敛口、折沿、深腹、圜底,盆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图案。人面呈圆形,有高额,眼睛呈半圆形,鼻梁直,嘴巴张开,露出上下交错的牙齿。在人面的两侧各画了一条相对的鱼,鱼头与人面相接,鱼身则以弧线和折线绘出,形象生动。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仰韶文化彩陶艺术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1.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重要的农业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
2.人面鱼纹彩陶盆的制作工艺非常精细,表面光滑,彩绘图案线条流畅,色彩鲜艳,是中国古代陶器艺术的瑰宝。
3.人面鱼纹彩陶盆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被誉为"中国最早的画"。
人面鱼纹彩陶盆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不仅展现了当时人们的艺术才能和审美观念,也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