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和固定资产减值计提方法是企业会计准则中为了确保财务报表真实性而设立的重要程序。
存货和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市场波动、技术进步等多种因素,这些资产的价值可能会发生减值。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对存货和固定资产进行减值计提。
1. 存货减值计提方法: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比较法:企业应当定期检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将其与存货的成本进行比较。如果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应计提减值准备。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市场比较法:当存货的市场价格低于成本时,可以采用市场比较法来确定减值准备。
2. 固定资产减值计提方法:
资产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比较法: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中的较高者)时,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减值测试:企业至少每年年末进行一次减值测试,以确定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果存在减值迹象,应估计可收回金额,并计提减值准备。
1. 会计准则规定:存货和固定资产减值计提的具体方法和程序,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执行。
2. 会计处理: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如果有迹象表明资产价值已恢复,应在减值因素消失时,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调整。
3. 信息披露: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应披露减值测试的依据、方法、结果等信息,以便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资产减值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