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干旱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涉及纬度位置、地形、洋流及气候特征: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气流下沉导致水汽难以凝结成雨。这种气候特征使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形成广袤干旱区。
地形阻隔湿润气流
东部大分水岭 :高达1000米的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仅东岸部分地区能获得降水,内陆干旱加剧。
中部平原与西部高原 :地势平坦,缺乏地形抬升作用,难以形成有效降水。
洋流影响显著
西澳大利亚寒流 :沿西部海岸流动,降温减湿,进一步抑制降水。
东澳大利亚暖流 :虽为暖流,但被大分水岭阻挡,无法深入内陆。
内陆缺乏水体调节
澳大利亚内陆无大面积湖泊或河流,且地下水资源含盐量高,难以满足农业和居民用水需求。干旱地区面积占全国35%以上,部分区域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
总结 :澳大利亚干旱是纬度位置、地形、洋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内陆地区降水严重不足,形成极端干旱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