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潜艇是在清朝末年制造的。
中国第一艘潜艇是清朝末年由北洋大臣李鸿章主持制造的,名为“定远”号。这艘潜艇是1886年由英国人设计,中国工人在天津机器局制造的。它长23.4米,宽2.4米,高3.1米,排水量为100吨,最大下潜深度为10米。装备有两门37毫米炮和4枚鱼雷,采用蒸汽机为动力,最大航速为8节。虽然“定远”号的性能并不出色,但它是中国海军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海军开始涉足潜艇领域。
1.“定远”号的制造背景是清朝末年的新政期间,李鸿章等人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增强中国海军的实力。
2.除了“定远”号,清朝末年还制造过另外两艘潜艇,分别是“镇远”号和“靖远”号,但这两艘潜艇的性能都不如“定远”号。
3.“定远”号在1888年建成下水后,曾经参加过甲午中日战争,但在战争中并未发挥太大的作用。后来由于技术落后和维护不当,该艇在1904年被废弃。
虽然“定远”号的性能和影响都不如后来的潜艇,但它作为中国海军历史上的第一艘潜艇,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的制造标志着中国海军开始探索和实践潜艇技术,为后来的潜艇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