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乐山大佛在历史上曾多次被洪水淹没。最近的一次是在2020年7月,由于持续的强降雨,四川乐山市遭遇洪水,乐山大佛脚趾部位被洪水淹没。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东麓的凌云寺侧,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历史上多次面临洪水的威胁。例如,据记载,乐山大佛在1949年、1981年、1996年和2000年等年份都曾被洪水淹没过。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在1981年,洪水几乎淹没了乐山大佛的膝盖。
乐山大佛的设计者巧妙地利用了地形,使得大佛在大部分时间里都能避免被洪水淹没。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洪水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这使得乐山大佛面临更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洪水预警系统、进行地质灾害治理等。
1.乐山大佛的建设始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历时90年才完工,是中国唐代石刻艺术的瑰宝。
2.乐山大佛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佛像坐南朝北,面对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寓意镇压水患。
3.乐山大佛的设计者是唐朝僧人海通,他在建造大佛时曾说过:“若不如此,誓不剃度”。这句话成为了乐山大佛建设过程中的精神象征。
乐山大佛作为中国和世界的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尽管面临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但我们相信,通过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的努力,乐山大佛将得以长久保存,供后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