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正确浇水需注意浇水时间、频率、水质及方法,具体如下:
避免中午高温时段 :中午10:00-16:00浇水易导致根系烫伤或叶片灼伤,应选择早晨8点前或傍晚7点后浇水。
雨后及时排水 :雨后需排出盆内积水,避免烂根,且暂停浇水1次。
根据植物类型调整
喜湿植物 (如蓝雪花、栀子花):晴天每日1次,阴天2-3天1次。
多肉/休眠植物 (如仙人掌、天竺葵):10-15天1次,完全干透后沿盆边少浇。
观叶植物 (如龟背竹、琴叶榕):盆土表面干燥即浇。
遵循“浇透不勤浇”原则 :一次浇足,确保土壤深层湿润,避免半截水。
选择合适水源
避免直接用自来水,含氯气可能刺激根系,推荐雨水、河水或空调冷凝水(软水)。
自来水需晾晒1-2天或等水温与室温接近再浇。
浇透为主 :缓慢浇水至盆底透水,可用盆底渗水或拎盆法判断是否浇透。
避免喷淋叶片 :高温时叶片残留水珠易灼伤,应直接浇灌土壤或浸盆。
观察植物状态 :叶片微蔫、土壤干燥(手搓成粉末)或竹签插入湿润2厘米以上时需浇水。
通风与遮阴 :避免阳光直射,适当遮阴可减轻植物压力。
定期施肥 :夏季可配合液体肥料促进恢复,但需控制用量。
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避免夏季常见浇水错误,保障植物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