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人旁加一个失是“徙”字。
“徙”字是一个汉字,拼音为xǐ,本义是指迁移,移动,如“徙居”、“徙步”等。此外,“徙”字还有“谪迁”之意,表示因犯罪而被流放或贬官到边远地区,如“徙刑”、“徙谪”等。同时,“徙”字在姓氏中也有使用。
1.“徙”字的甲骨文和金文的形象都是一个人扛着一把工具在走路,表示迁移、移动的意思。到小篆时期,字形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样子。
2.“徙”字在古代汉语中还有“改变”、“转换”的意思,如《论语·为政》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习”字,古代有的版本就写作“徙”,表示不断温习旧知识,以求新知,改变自己的认识。
3.在现代汉语中,“徙”字的用法比较少,但仍然有一些成语和词语中保留了这个字,如“迁徙”、“徙居”、“徙木立信”等。
“徙”字是一个古老的汉字,虽然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却有着重要的地位,代表着迁移、移动、改变等多种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