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被称为“五省通衢”主要源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枢纽地位,具体原因如下: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徐州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处中原、齐鲁、江淮交汇地带,是古代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枢纽。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开通的京杭大运河,使徐州成为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五省的水运咽喉。运河贯通了黄河、淮河、长江等水系,徐州段借道黄河(原泗水)连接南北,实现了“直达天听”的漕运功能。
陆路交通的枢纽地位
徐州自古为陆路交通要冲,设有彭城驿等著名驿站,是南北官府文书传递和军队调动的重要节点。明清时期,京沪铁路、陇海铁路等干线在此交汇,进一步巩固了其交通枢纽地位。
历史文献与牌匾佐证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建立的“五省通衢”牌匾,由黎世序倡建,是这一称谓的官方历史见证。牌楼位于徐州庆云桥东,至今仍保存完好。
综上,徐州因京杭大运河的水运优势、陆路交通的发达以及历史文献的记载,成为古代连接五省的重要枢纽,故得此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