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奶粉价格较低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涵盖奶源成本、政府补贴、销售渠道及利润分配机制:
奶源成本与政府补贴
国外奶源地(如新西兰、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天然牧草环境优越,放牧式饲养和机器化挤奶技术成熟,产奶效率高且劳动成本低。此外,政府为鼓励奶粉消费,常提供补贴,直接降低终端售价。
销售渠道与终端成本
国外奶粉进入超市时,厂家通常保持12%的合理利润,终端加价不超过40%(含原料、配方及推广费用)。而国内奶粉需经过多级经销商,层层加价导致终端价格翻倍,部分品牌加价超40%。
品牌策略与市场定位
国外奶粉品牌较少且历史悠久,成本透明,无需大量营销费用。部分品牌通过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生产线或库存再包装,降低生产成本。
终端促销与福利政策
部分进口奶粉在当地属于国民福利,政府通过补贴或促销活动降低价格。例如,德国喜宝奶粉在德国售价仅几欧元,折合人民币几十元。
总结 :进口奶粉价格优势源于奶源成本、政府补贴、销售渠道优化及品牌策略的综合影响,而国内奶粉因渠道冗长、营销成本高导致价格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