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喘指的是临终前的最后一点气息,比喻极其微弱的生命力。
“苟延残喘”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在困境中勉强维持生命,已经接近死亡边缘,但仍挣扎着维持生存的状态。其中,“残喘”是关键词,它指的是生命即将终结时剩下的微薄气息。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某人或某事物还能够坚持一段时间,但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
在历史上,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在战乱、饥荒或其他灾难中艰难求生的人们。它也常用来形容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者,虽然形势已经非常不利,但他们仍在努力挣扎,希望能够扭转局面。
“残喘”这个词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它由“残”和“喘”两个词组成。其中,“残”意味着不完整、剩余,而“喘”则是指呼吸。合起来,“残喘”就形象地表达了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状态。
1. 在文学作品中,苟延残喘常常用来描绘悲壮的场景,如鲁迅在《祝福》中就使用了这个成语来描绘祥林嫂在极端困境中的生活。
2. 在现代生活中,苟延残喘也常被用来比喻某些企业或组织在面临巨大挑战时的生存状态,暗示它们虽然还在勉强维持,但未来堪忧。
3. 在生物学领域,残喘也可以用来描述某些生物在极度恶劣环境中依然能够存活的现象,如一些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