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序地层学是研究地层沉积序列及其成因的理论体系,其基本概念包括但不限于沉积层序、层序界面、最大洪泛面、基准面、时间分辨率和层序类型等。
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沉积层序:沉积层序是指在一定地质时期内,由一系列成因和沉积环境相似的沉积物组成的连续地层。它是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核心,通常包括多个沉积相和岩性组合。
2. 层序界面:层序界面是两个沉积层序之间的不整合面或整合面,它标志着沉积环境的重大变化。层序界面可以是侵蚀面、不整合面或海平面变化引起的沉积间断面。
3. 最大洪泛面:最大洪泛面是指在某个层序中,洪水最为频繁和强烈时的沉积面,它是识别层序的重要标志。
4. 基准面:基准面是海平面或湖平面的一种近似水平面,它对于沉积层序的形成和演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5. 时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是指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对地层年代划分的精确程度,通常分为高分辨率和低分辨率两种。
6. 层序类型:层序类型是根据层序的成因、沉积环境、构造背景等因素划分的不同类型,如海侵层序、陆侵层序、三角洲层序等。
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地质历史的演化过程,对于油气勘探、水资源评价、地质灾害预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1. 层序地层学的应用:在油气勘探中,层序地层学可以用来识别有利储层和圈闭,提高勘探成功率。
2. 层序地层学与全球变化研究: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球表面沉积环境的影响。
3. 层序地层学与古生物学的结合:通过古生物化石在层序中的分布,可以进一步确定层序的地质年代和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