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窗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一种独特的装饰性透空窗,兼具观赏与艺术价值。以下是具体解析:
基本定义
漏窗俗称“花墙头”“花墙洞”“漏花窗”,通过砖、石、木雕花或瓦、陶瓷等材料砌成,窗洞内装饰漏空图案,可隐约观赏窗外景物,具有半通透效果。
功能与设计特点
增强景观层次 :通过漏窗延伸视角深度,营造“似隔非隔”的空间感,被誉为“古典园林的眼睛”。 - 装饰与实用结合 :既用于分隔空间、装饰墙面,又兼具通风、采光功能,常见于园林走廊、庭院等位置。
历史与文化地位
明代计成在《园冶》中将其称为“漏砖墙”或“漏明墙”,强调其“避外隐内”的意境。 - 苏州、上海等地则称“花墙洞”,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典型应用
漏窗多成排布置于园林墙垣,如狮子林古五松园的漏窗,通过漏空图案与自然景观相呼应,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艺术价值
李渔评价漏窗为“开窗莫妙于借景”,通过窗框引导观赏视线,将园林景物转化为“画图观”,提升空间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