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中断和软件中断是计算机系统中两种主要的中断类型,它们的产生条件各有不同。
硬件中断是由于外部设备或者内部硬件电路产生的中断请求,例如键盘输入、鼠标移动、网络数据包到达、定时器溢出等。硬件中断的产生条件主要是当硬件设备需要与CPU进行数据交换或者请求CPU进行特定操作时,就会产生硬件中断。
软件中断则是由CPU执行的特定指令产生的,例如系统调用、异常处理等。软件中断的产生条件主要是当程序需要请求操作系统提供服务或者处理异常情况时,就会执行相应的软件中断指令。
1.硬件中断的处理:硬件中断发生后,CPU会暂停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保存相关状态信息,然后转去执行中断处理程序,处理完后再恢复原来的状态,继续执行原来的程序。
2.软件中断的处理:软件中断发生后,CPU也会暂停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保存相关状态信息,然后转去执行中断处理程序。与硬件中断不同的是,软件中断的中断处理程序通常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
3.中断向量:中断向量是中断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和相关处理信息的集合,它在中断处理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硬件中断和软件中断都有各自的中断向量,它们在中断处理中被用来找到并调用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
总的来说,硬件中断和软件中断的产生条件主要是根据设备或程序的需求,通过中断请求或中断指令触发的。它们在计算机系统中起到了连接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协调不同任务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