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烧制过程可分为原料处理、成型、干燥、装饰、烧制及后处理五个核心步骤,具体如下:
筛选净化 :陶土、石英砂、高岭土等原料需筛选、清洗、烘干,去除杂质和水分。
配料混合 :按比例混合黏土、石英、长石等,调整硬度、透光性等性能。
手工成型 :包括捏塑、土条制坯、辘轳拉坯等传统方法,适合艺术创作。
机械成型 :注浆、干压、挤出等现代技术,适用于批量生产。
干燥 :自然晾干或低温烘干,控制湿度避免开裂变形。
修整 :去除毛边、修补缺陷,确保尺寸和表面光滑。
表面处理 :雕刻、彩绘、印花等,增强美观性和功能性。
施釉 :浸釉、喷釉、刷釉等,提升防污性和光泽度。
素烧 :未施釉坯体低温烧制(800-1150℃),初步硬化。
釉烧 :素烧后施釉,分两次高温烧成(900-1350℃),使釉料熔化结合。
气氛控制 :氧化焰(充足氧气)或还原焰(低氧环境),影响釉面效果。
冷却 :自然冷却或快速降温,防止开裂。
检验包装 :检查瑕疵后包装销售。
总结 :陶瓷烧制需严格控制原料配比、成型精度、干燥程度及烧制参数,不同类型陶瓷(如陶器、瓷器)工艺细节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