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阶段的工程计价特点对比主要围绕工程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分析其计价方法、计价依据、计价精度以及计价风险等方面的差异。
1. 工程前期:
(1)计价方法:以估算为主,采用类比法、参数法、类比估算法等。
(2)计价依据:主要依据设计文件、市场行情、政策法规等。
(3)计价精度:较低,误差较大。
(4)计价风险:较高,受市场波动、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较大。
2. 工程中期:
(1)计价方法:以预算为主,采用定额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综合单价计价等方法。
(2)计价依据:主要依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市场价格、工程量清单等。
(3)计价精度:较高,误差相对较小。
(4)计价风险:较低,主要受设计变更、施工方案调整等因素影响。
3. 工程后期:
(1)计价方法:以结算为主,采用竣工结算、保修金结算等方法。
(2)计价依据:主要依据竣工图纸、施工记录、合同约定等。
(3)计价精度:较高,误差相对较小。
(4)计价风险:较低,主要受合同执行、质量争议等因素影响。
总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同阶段的工程计价特点存在以下差异:
1. 计价方法:从估算到预算,再到结算,计价方法逐渐趋于严谨。
2. 计价依据:从设计文件、市场行情到施工图纸、竣工图纸,计价依据逐渐完善。
3. 计价精度:从低到高,工程计价的准确性不断提高。
4. 计价风险:从高到低,工程计价的风险逐渐降低。
1. 工程计价的基本方法与原则:包括类比法、参数法、定额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综合单价计价等。
2. 工程计价的依据与依据来源:包括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市场价格、政策法规等。
3. 工程计价的风险与应对措施:包括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设计变更风险、施工方案调整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