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存在时间约为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然而,夏朝的灭亡后,其后裔并未受到追杀。
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是桀,他在位期间,夏朝的国力已经严重衰落。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汤率领商部落起兵攻夏,桀战败后逃往南巢(今安徽巢湖地区),最终饿死在那里。商汤建立了商朝,取代了夏朝。
商朝建立后,虽然夏朝的直接统治被终结,但夏朝的后裔并没有被追杀。商朝初期的几位君主,如汤、外丙、仲壬等,都对夏朝的后裔采取了宽容的政策。商朝的君主们甚至会通过联姻等方式,与夏朝的后裔建立友好关系。
此外,夏朝的后裔在商朝时期,还继续在政治、文化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着名的《诗经》中的《关雎》就是夏朝后裔的作品。这说明,夏朝的后裔在商朝时期,并没有被追杀,而是继续活跃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
1.商朝的建立者商汤,他在攻灭夏朝后,并没有对夏朝的后裔进行大规模的追杀。相反,他采取了一系列的宽容政策,如释放夏朝的奴隶,允许他们回归故乡等。
2.夏朝的后裔在商朝时期,不仅在政治、文化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在商业、手工业等领域有所建树。这说明,夏朝的后裔在商朝时期,不仅没有被追杀,而且还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
3.《史记》中有记载,商汤在攻灭夏朝后,曾对夏朝的后裔说过:“吾欲与尔共天下。”这表明,商汤并没有将夏朝的后裔视为敌人,而是视为合作伙伴。
总的来说,夏朝灭亡后,其后裔并没有被追杀。相反,他们在商朝时期,继续在政治、文化、商业、手工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这说明,商朝的建立者商汤,采取了一系列的宽容政策,使得夏朝的后裔在商朝时期得到了较好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