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安宁疗护和中国的安宁疗护在理念、实施方法和制度环境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安宁疗护是一种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全方位的照护方式。在国外,安宁疗护的理念起源较早,且制度完善。例如,英国的安宁疗护发展最早,早在1967年就成立了第一家安宁疗护院,且已经将其纳入国民健康服务系统,病人在接受安宁疗护的同时,可以享受全额的医疗保险。美国的安宁疗护主要以社区服务为主,强调家庭参与,病人可以在家中接受安宁疗护。此外,美国也有专门的安宁疗护机构,并且安宁疗护医生的培养也十分完善。
然而,中国的安宁疗护发展相对较晚。尽管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安宁疗护工作,但总体上,安宁疗护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安宁疗护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许多病人和家属对安宁疗护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高。另一方面,安宁疗护的制度建设也亟待加强,包括安宁疗护机构的设立、安宁疗护医生的培养、安宁疗护的医疗保险覆盖等。
1.安宁疗护的起源与推广。英国的西莉亚·奥克斯利医生被誉为安宁疗护之母,她在1967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安宁疗护院。
2.安宁疗护的制度环境。美国的医疗保险系统覆盖了安宁疗护,病人在接受安宁疗护的同时,可以享受全额的医疗保险。
3.安宁疗护在中国的发展。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安宁疗护工作,包括设立安宁疗护机构、培养安宁疗护医生、提高安宁疗护的医疗保险覆盖等。
总的来说,国外的安宁疗护发展较早,制度完善,而中国的安宁疗护则处于发展阶段,需要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