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含义,需分情况说明:
子午(时间划分)
子时 :指夜半11点至次日1点(23:00-01:00),是一天中阴阳交替的起始时段。 - 午时 :指中午11点至下午1点(11:00-13:00),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初生。 - 两者合称“子午”,代表一天中两个极端时刻,与12时辰制对应。
子午(地理与天文)
指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地球经度系统的基准线,用于划分东西经度。 - 在24节气中,子午并非独立节气,而是冬至与夏至之间的时间节点(冬至后第8个节气,夏至前第8个节气)。
子午(中医概念)
指子午流注,即人体经络气血在12时辰内的流动规律,子时和午时是重要节点。 - 与五行、阴阳等理论结合,用于指导养生和针灸。
总结 :最常见的解释是子午指子时(23:00-01:00)和午时(11:00-13:00),属于古代计时法。若涉及地理或中医,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