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之所以极端炎热,主要归因于地形、气候、土壤及植被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具体如下:
盆地地形与热量积聚
吐鲁番位于天山山脉南麓,四周高山环绕形成天然“热力陷阱”。白天太阳辐射被盆地地面吸收后,热量难以向外扩散;夜晚地面释放热量仍被锁在盆地内,导致昼夜温差极大。
焚风效应与高山阻挡
外部气流越过山脉下沉时产生增温效应(焚风现象),使日照热量在盆地内积聚。同时,天山山脉阻挡北方冷空气,加剧干燥气候。
低海拔与大气特性
盆地平均海拔仅500米以下,大气压力高、空气密度大,吸热能力强。低海拔地区热量不易散发,进一步推高气温。
极端干旱与强蒸发
年降水量不足20毫米,蒸发量高达3000毫米以上。干旱气候导致地表植被稀疏,沙石吸收大量热量且缺乏水分蒸发来消耗热量,地表温度迅速升高。
日照时长与地表特性
全年平均日照时间约3200小时,夏季高温时可达38℃以上。沙石地表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快,且火焰山等红色沙岩在阳光下更易增温。
综上,吐鲁番的高温是地形封闭性、低海拔、干旱气候及地表特性的共同作用结果,形成独特的“火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