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跨湖桥遗址距今约8000年。
萧山跨湖桥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遗址于1990年首次发现,经过多次发掘,揭示出一个以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并用、以渔猎和采集为主的原始社会文化面貌。萧山跨湖桥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序列,以及长江下游地区早期人类的生业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1.发掘成果:萧山跨湖桥遗址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木器等文物,其中以石器和陶器最为丰富。这些文物展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工艺水平。
2.重要性:萧山跨湖桥遗址是中国南方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对于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该遗址的发现,也对于理解长江下游地区早期人类的生业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提供了宝贵资料。
3.保护现状:萧山跨湖桥遗址于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区内的文物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管理。同时,萧山区政府也对该遗址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利用,将其打造成为了一处具有历史文化教育功能的公共空间。
总的来说,萧山跨湖桥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代表,它的发现对于了解中国南方早期人类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遗址的保护和利用,也对于推动当地的文化旅游业发展,提高公众的历史文化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