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人口锐减、城市衰败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石油资源枯竭
玉门是中国首座油田,曾以石油工业为支柱。20世纪90年代后,石油产量从1959年的140.62万吨降至1998年的38万吨,资源枯竭导致经济基础崩溃,人口大量外流。
产业转型失败
石油衰败后,玉门未能有效转型发展新能源或其他产业。政府虽尝试开辟新路径,但成效有限,城市经济持续低迷,就业机会锐减。
人口持续外迁
石油工人是玉门人口高峰期(1990年代达13万)的主要来源。资源枯竭后,工人及家属纷纷离开,老城区人口从2003年的2万降至近年仅2000余人,形成“空城”现象。
城市规划滞后
老城区基础设施陈旧,环境恶化(如地下水位下降、土壤盐碱化、风沙侵蚀),且存在地质安全隐患(如地震频发)。政府为保护文化遗产控制人口流动,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空心化。
总结 :玉门市衰败是资源依赖型城市转型的典型案例,需通过产业升级、生态修复和科学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