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开始算起。
我国封建社会的起始时间,普遍认为是从公元前475年周朝灭亡、秦朝建立开始。这一时期,标志着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在此之前,中国经历了长达数百年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矛盾激化,诸侯争霸,战乱频繁,奴隶制逐渐走向衰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如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书写文字等,这些措施为封建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封建社会是以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和统治为特征的。在这个时期,土地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地主阶级通过占有土地来剥削农民,形成了以地主阶级为核心的社会结构。封建社会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宣告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
1.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诸侯争霸,社会矛盾激化,为封建社会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2.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为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3. 封建社会的特征: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和统治,以及以土地为中心的生产关系。这一时期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文化观念等方面都深受封建制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