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源于古代对自然环境的认知与健康防护需求,结合了驱邪避灾、祈福纳祥的文化内涵。具体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驱邪避瘟疫
古人认为五月为“恶月”,天气湿热易滋生瘟疫,艾草因独特香气可驱赶毒虫、蛇虫等有害生物,保护家人健康。
调和气场与招财纳福
艾草在堪舆学中被视为“阳气之草”,能调节家居气场,平衡阴阳,同时寓意招财进宝、事业顺利。
纪念屈原的文化传承
据传屈原投江后,民间为保护其身体投江撒艾草,逐渐形成挂艾草的习俗,既表达哀思,也寄托对忠臣的缅怀。
卫生习惯与科学防护
现代研究证实,艾草含挥发油成分具有抗菌消毒作用,能有效抑制蚊虫,其驱虫功效与古人认知相契合。
挂法讲究 :艾草需悬挂鲜叶(避免枯萎),数量以单数(如5根或7根)为佳,悬挂位置以门左侧为主,头朝上且保持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