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置氯水失去漂白性的化学方程式为:HClO→HCl+O2↑。
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主要成分包括氯气、水、次氯酸、盐酸等。其中,次氯酸(HClO)是氯水的主要漂白成分,具有强氧化性。然而,次氯酸在光照或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盐酸和氧气,这就是氯水久置后失去漂白性的原因。
1.次氯酸的生成: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2.次氯酸的分解:次氯酸在光照或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盐酸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ClO光照?2HCl+O2↑。
3.次氯酸的性质: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可用于消毒和漂白。
综上,氯水久置后失去漂白性的主要原因是次氯酸的分解。因此,在使用氯水进行漂白或消毒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放置,以保持其漂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