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不断生育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涉及政治需求、医疗条件、生育策略及个人牺牲:
政治联姻与权力巩固
泰姬作为波斯贵族少女,嫁给了莫卧儿王子库拉姆(沙贾汗),其父亲是帝国重臣,姑姑是皇帝贾汗吉尔的宠妃。这段婚姻被用作政治联姻工具,泰姬的生育力成为巩固沙贾汗统治地位的关键筹码。沙贾汗通过多子多福策略,确保王朝血脉延续,而泰姬的子女中仅有少数存活。
医疗条件限制与避孕手段匮乏
17世纪印度医学水平低下,缺乏有效避孕方法。泰姬平均每1.3年生育一次(19年生育14次),身体长期透支导致钙质流失、盆骨变形,最终因产后感染于39岁时去世。
沙贾汗的独宠与生育要求
沙贾汗对泰姬极尽宠爱,甚至要求她生育子女以延续家族血脉。这种独宠与生育压力形成恶性循环,泰姬在产床上挣扎长达72小时,最终油尽灯枯。
后宫竞争与生育策略
沙贾汗共有6位妻子,但仅育有一女。泰姬通过高生育率成为后宫中唯一生育多子的女性,进一步凸显其生育工具属性。这种策略既满足了沙贾汗的个人需求,也反映了莫卧儿王朝的权力竞争机制。
综上,泰姬的生育行为是政治、医疗、个人命运交织的悲剧结果,其生命与王朝兴衰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