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服务合同没有备案不可以收费。
物业服务合同是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建立服务关系的法律文件,是物业服务活动的基础。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物业服务合同应当进行备案。如果物业服务合同没有进行备案,那么物业管理企业无权依据该合同向业主收取服务费用。
首先,物业服务合同的备案是物业管理活动合法性的体现。备案能够确保物业管理企业的资质和服务内容符合国家规定,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未备案的物业服务合同可能存在法律风险,如合同条款不合法、服务内容不符合标准等,这可能会给业主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其次,物业服务合同未备案,意味着物业管理企业可能未取得相应的资质或者服务内容存在缺陷。在这种情况下,物业管理企业无权收取服务费用,否则构成违法行为。
此外,即使物业服务合同未备案,物业管理企业也不能随意终止服务。如果业主提出终止服务,物业管理企业应当依法处理,并退还已收取的费用。
1. 《物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物业管理企业应当依法与业主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物业服务。”
2. 《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物业服务合同未备案的,物业管理企业不得收取物业服务费用。”
3.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物业服务合同未备案,业主可以向物业管理主管部门投诉,要求查处物业管理企业的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