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生活服务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典故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典故

发布时间:2025-06-21 12:28:43

三十六计中的“走为上计”源于中国古代的兵法策略,是一种面对不利形势时,通过主动撤退以保全实力的战术。

“走为上计”这个典故出自《孙子兵法》中的“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这段话的大意是说,用兵之道在于变化无常,使敌人捉摸不定。在敌强我弱,形势对我方不利时,不应硬拼,而应选择撤退,以保存实力,等待有利时机再行反击。这种策略体现了中国古代兵法中的“以柔克刚”、“避实击虚”的思想。

拓展资料:

1.“走为上计”的哲学含义: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即“柔能克刚,弱能胜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通过主动撤退,保存实力,等待时机,这是以弱胜强的一种策略。

2.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历史上有很多运用“走为上计”策略取得胜利的例子,如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七擒孟获时,就运用了“走为上计”的策略,成功地瓦解了孟获的抵抗意志。

3.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走为上计”并非只适用于战争,它在现代社会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商业竞争中,如果遇到无法战胜的对手,可以选择暂时撤退,保存实力,寻找新的机会;在个人生活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可以选择暂时避开,待条件成熟时再行解决。

“走为上计”是一种智慧,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应盲目硬拼,而应灵活应对,保存实力,等待有利时机。这种策略不仅适用于战争,也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温馨提示:
本文【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典故】由作者 山东有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转载提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有货号 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有货号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