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去世时的年龄大约为58岁。
屈原,名平,字原,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逝世于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的起源之一就是为了纪念他。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1.作品影响:屈原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思想深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他的《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高峰之一。
2.爱国情怀:屈原是一位深具爱国情怀的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他一生致力于改革楚国的政治,希望能使楚国强大起来,但他的改革主张遭到了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被流放。
3.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起源之一就是为了纪念屈原。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这一天举行龙舟竞渡、包粽子等活动。
总的来说,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他的去世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大损失,但他的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