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想象力、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李白诗歌中的佳作之一。诗中描绘了月亮的美丽和诗人对月亮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全诗如下: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这首诗的开头以儿童视角描绘月亮,形象地比喻为“白玉盘”和“瑶台镜”,展现了月亮的明亮和美丽。接着,诗人以“仙人”和“白兔”的形象,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诗的下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月亮变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李白的诗歌以豪放着称,而《古朗月行》则展现了其诗歌中较为内敛和哲理的一面。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1.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着名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语言华美,情感真挚,对后世影响深远。
2. 《古朗月行》是李白诗作中的名篇,被后人广泛传诵,并被收入多个版本的唐诗选本中。
3. 李白的诗歌创作涉及广泛的主题,从描绘自然风光到抒发个人情感,从议论时事到抒发哲理,都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